环保科普    
首页 >> 环保科普 >> 科普知识

让我们共同回访身边的小河——写在24条黑臭小河水质数据公布两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7-06-06




2015年“6·5”环境日期间,上海市环保局从市民关注的近千条小河中遴选百条,在专业技术人员与市民共同参与下进行了监测,发现这100条小河的水质状况显示,优良占10%、轻度污染占9%、中度污染占16%,重度污染占65%。参照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确定的指标,100条小河中,多达24条被判定为黑臭小河。对此,市环保局披露了黑臭小河的水质数据,在监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下,每条黑臭河道都定制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治理责任落实到区镇,明确治理责任单位、任务和时限,并向社会公开。这一社会多方参与的“一河一策”整治,吹响了申城新一轮水环境治理的号角,其“因地制宜”、“因河施策”、“责任人公开”等理念,被广泛吸收到此后全市推广的“河长制”。

如今两年过去了,这些河道的水质如何了?今年“6·5”前夕,本市环境监测部门和市民代表又来到身边的小河,再次共同监测水质。根据最新监测结果,24条曾经的黑臭河道,其中9条的水质已提升至V类及以上,其余15条水质仍为劣V类,但有9条已基本消除黑臭。

夏长浦,是静安与宝山两区的一条界河。如果时光倒退回20年前,它是一条远近闻名的“蚊子河”,即使炎炎夏日,周边居民也不敢开窗。而如今,夏长浦旁的健身步道成了“香饽饽”。等今年清淤疏浚、生态净化、绿化景观等工程全部完工,周边居民将可更加畅快地在河边散步。

越来越多上海市民身边的中小河道已经或正在经历相同的蜕变,这背后,是上海在河道治理上的锲而不舍。

多年治水,让上海去年获得丰收:主要河流断面中水质为劣Ⅴ类的比例下降到34%,比2015年足足减少了22.4个百分点;16.2%的断面水质甚至达到Ⅱ类至Ⅲ类,经净化处理可作生活用水。同时,上海主要河流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等主要污染指标的监测值,也比2015年普遍下降了10%以上。

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质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这是上海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

还有不到半年时间,上海正争分夺秒,向理想的目标不断靠近。今年截至5月底,上海地表水环境质量较2016年同期已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河流断面的劣Ⅴ类比例缩减至26.6%,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目标达标率已超过七成,一幅碧水蓝天的城市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直面历史“欠债”

在治水上,上海从不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14年磨一剑的苏州河治理便是最生动的例子。

1999年以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二、三期工程的实施共投入资金140亿元。把时钟倒拨回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上海开始大规模实施苏州河治理的时候,这笔投入,无异于天文数字。

“环保需要大量投入,而那时全市环保经费占GDP的比例还不到1%。”曾深入研究苏州河综合整治的市环科院林卫青总工程师坦言,这笔环保经费不仅要用来治水,还要用到其他很多方面,如果治理一条苏州河就要上百亿元,简直是天方夜谭。

即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上海也没有放弃。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决心迈开第一步,实施苏州河北部地区的污水截流一期工程,到1994年正式竣工。此后的1998年、2003年、2006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二、三期工程相继实施,使苏州河干流在2000年基本消除了黑臭;2001年年底,苏州河市区河段重现了鱼类;2002年以来,苏州河市区河段的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V类(景观水)的标准;2008年,苏州河的主要水质指标已与上游来水水质基本一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城市的基础竞争力。1994年,全国曾对37个主要城市开展过一项综合考核,其中一个关键性的污染控制指标,上海竟然排第31位。这些都让上海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已经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而愈发尖锐。

诚然,类似苏州河污染这样的历史“欠债”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正像有关专家指出“现在再不治,以后会更难。”令人振奋的是,上海是一座有担当的城市,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

咬紧难点问题不放松

都知道苏州河的治理是在打一场长期的攻坚战,如今放在全市中小河道治理上,仅仅相比较治理对象的长度,便可见艰难之甚。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去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本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列入整治的黑臭河道总计471条段、631公里。在此基础上,上海又追加两次彻底排摸,截至目前累计排摸出黑臭河道1864条段、1756公里,基本摸清了“家底”。这意味着,上海今年年底前要开工治理的黑臭河道长度,相当于上海境内苏州河长度的30多倍。

长度只是表面难题,治水最大难点在于污染源的发现和控制。例如曾经黑臭的奉贤区青村港,随着大量人口导入,不少居民把河道当成“垃圾桶”、“下水道”,日积月累,青村港基本丧失自净能力。实际整治起来,岸上临水而建的40多间危旧吊脚楼,随时可能产生危险。又比如夏长浦,属于流经静安、宝山两区的界河,上游沿岸居民区的直排污水,已成为两岸居民的主要矛盾。说起来两个区都该负责,可实际情况是各管各的,过去很长时间里协调难度很大。

今年春节长假刚过,上海便出台实施《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河长名单。其中,由上海市市长担任上海市总河长,副市长担任上海市副总河长;16个区的第一总河长、总河长、副总河长,分别由各区的区委书记、区长、副区长担任;区管河湖,由辖区内的区其他领导担任一级河长,河道流经各街镇的领导担任辖区内分段的二级河长;镇村管河湖,由辖区内的街镇领导担任河长。截至目前,上海已相继公布两批河长名单,确定了1169位河长。今年6月底前,各区必须公布第三批河长名单,让全市所有河道(湖泊)都有河长认领。

“污染背后,涉及各方利益和矛盾,只有让地方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才指挥得动各方力量,搁置争议,劲往一处使。”兼任7条黑臭河道河长的吴泾镇和平村党总支书记奚漕章感慨,这次上海在河道治理上可谓动了真格,河道治理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失职失责者将被严肃问责。而以往黑臭河道“反复治、治反复”的问题,原因恰恰在于河道管理的责任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和层层落实。

实现群防共治

等到污染问题凸显才去治理,终究只是亡羊补牢,保护水环境,更需要防患于未然,这需要有放弃眼下经济发展利益的勇气,以及着眼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远见卓识。

从新出台的河长制中,就能感受到上海在河道治理上的“跨前一步”。河长们的职责远不止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他们至少要承担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河湖水面积控制、水生态修复等6方面的21项职责。比如在控制河湖水面积上,河长有义务严禁擅自填堵河道,从而确保“十三五”期间上海新增的河湖面积不少于21平方公里,进而在2020年让河湖水面率从目前的9.77%增加到10.1%,逐步还原和扩展上海郊区曾经的水乡风貌。推行河长制后,上海还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力争到2020年,上海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29亿立方米,万元GDP 用水量较“十二五”末下降2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二五”末下降20%。

参考国际经验,仅靠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很难在治水上有所建树。客观上,一些地方仍存在“你管你治,我管我排”的问题,而上海新一轮的治水行动,始终把群众放在心里。

无论是决定治理哪些河道,还是判断治理是否有成效,都由老百姓说了算。水质监测结果只是判断河道是否消除黑臭的标准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是公众满意度。在河道整治前后,政府部门将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此外,还将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络舆情等渠道进行监测分析,跟踪市民反映的水环境问题是否得到处置解决。

也只有群众参与治水,实现群防共治,上海才能更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去年,青浦区赵巷镇就开始试点设立“小河道长”,由居民选举出一批代表来担任。相比一些身居高位的干部,这些“小河道长”更接地气,对身边的河道更熟悉,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之有深厚感情,管起来也更有责任心。市环保局水环境和自然生态保护处负责人表示,许多河道历经轰轰烈烈治理,拔除了病灶,恢复了清澈,但后续管理未必考虑周全。而用本地人养护本地河道,就是完成河道治理后的一种长效管理机制。

黑臭小河蜕变记

下横泾

2015年上半年,偏居金山工业区内的下横泾欢兴段突然黑臭,附近居民群众多日不敢打开门窗。该年7月,下横泾被列入上海市环保局公布的实施“一河一策”整治的24条黑臭河道名单。

然而,调查1.46公里河段的两岸,除了当地村民的沿河房屋,基本没有其他污染源,而且这些房屋早在2012年就完成了截污纳管,不存在大规模生活污水直排的问题。最后,沿河走到下游金山、奉贤两区交界处,才找到了症结——一家大型养猪场的粪污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了俞泾塘,使得相邻的下横泾受到严重污染。

抓住症结,便能对症下药。第一步是隔离污染源,金山工业区在下横泾和俞泾塘交汇处修筑了临时土坝,防止污染物侵入,直到奉贤区整治完污染源和俞泾塘后,再拆除。下横泾两岸的114处违章棚户也会将污水直排河道,今年3月已全部被拆除。

第二步是给河道“洗澡”,考虑到施工时处于水稻灌溉期,需要取水,而且河道两岸住宅密集,“大动干戈”可能影响周边建筑物稳定性,金山工业区并没有采取断流的干法疏浚,而是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在不抽干河道的前提下,清除河底的淤泥和垃圾。经过1个多月的疏浚,河底4.8万多立方米的淤泥得到了清理。

如今,水清岸洁的场景又重新出现在下横泾,2016年底上海环保部门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下横泾受测断面的水质已从劣Ⅴ类恢复到了Ⅳ类。

 

嫩江河

水质同样从劣Ⅴ类蜕变为Ⅳ类的河道,还有杨浦区的嫩江河。2015年被上海市环保局列入24条黑臭河道名单时,它臭得几乎无法靠近,站在与其相隔几十米的嫩江路上也能闻到臭味。

“先天”不足,是嫩江河的硬伤。全长才554米的嫩江河往东通过嫩江泵站连接黄浦江,往西进入随塘河,由于历史原因,河段之间通过管涵连通,天长日久,管涵淤塞严重,导致河道水动力严重不足,几乎失去了自净能力。即使通过泵站引入水质较好的黄浦江,下游淤塞,河道流动不起来,还是于事无补。更糟糕的是,嫩江河沿线单位截污纳管不彻底,污水直排河道,让水质雪上加霜。

被环保部门列入“黑名单”后,嫩江河终于迎来转机。2016年7月,嫩江河整治工程开工。第一步,便是截断岸上的污染源,对嫩江河沿线单位进行彻底的截污纳管;第二步,对河道采取断流,清理底泥和管涵;第三步,重新放水后,采用生态修复,16个栽种有旱伞草、美人蕉等植物的浮床,以及4台提水式增氧曝气机在河道上一字排开,对河道水质进行深度净化。

防止嫩江河陷入“治反复反复治”的怪圈,最后还须面对水动力不足的“病灶”。目前,相关调水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让嫩江河能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姚墩港

在实施“一河一策”整治的24条黑臭河道中,位于闵行区的姚墩港显得比较“特殊”——2015年9月,24条黑臭河道的“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对外公布,其中大部分河道都公开了黑臭的具体原因以及承诺完成整治的期限,只有姚墩港在黑臭原因这一栏中写了“2015年9月完成情况排摸”,并不太自信地把完成整治的期限“拖”到了2016年12月。

实际挑战的确艰巨,3.1公里的姚墩港作为华漕镇纪王地区的重要防汛排涝走廊,穿过3个村,两岸人口密集、违章建筑林立。在纪梅路以南的部分地段,原本平均宽15米的河口被违章建筑侵占到只需一步就能跨过;加之纪梅路将姚墩港拦腰截断,两侧水体只能通过管涵交流,水动力差,自净能力弱,最终在两岸生活垃圾、污水的夹击下,彻底黑臭。

再难也要还百姓一片岸清水洁,总投资9000多万元的姚墩港及相关水系的整治工程于去年9月进场启动。在此之前,华漕镇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将姚墩港沿岸的81处2.4万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拆除,为整治工程腾出了空间。2016年至今,姚墩港沿线1000多户居民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雨污分流改造顺利完成;30余家沿河企业也被关停,彻底斩断了岸上的污染源。

如今,京沪高速以北的姚墩港河段已经疏浚完毕并通水,京沪高速以南的河段正在分段实施截流疏浚,整个工程有望在7月底完成。届时,姚墩港多年黑臭的老“帽子”有望摘掉,曾经被违法建筑侵占的河道两岸,将出现更多街心花园、亲水平台、沿河步道,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摘自“上海环境”网)

实施“一河一策”的24条黑臭小河水质情况


序号

河道名称

所在区

2015年公布时水质状况

近期水质状况

是否黑臭

1

嫩江河

杨浦

劣Ⅴ类

Ⅳ类


2

大理港

宝山

劣Ⅴ类

劣Ⅴ类(2016年底)

3

盛宅浜

宝山

劣Ⅴ类

劣Ⅴ类


4

姚墩港

闵行

劣Ⅴ类

劣Ⅴ类

5

紫江河

闵行

劣Ⅴ类

Ⅴ类(2016年底)


6

宏伟港

浦东

劣Ⅴ类

劣Ⅴ类


7

康家桥港

浦东

劣Ⅴ类

劣Ⅴ类

8

芦沟桥浜

浦东

劣Ⅴ类

Ⅳ类


9

南四灶港

浦东

劣Ⅴ类

劣Ⅴ类


10

勤奋9号河

浦东

劣Ⅴ类

Ⅳ类(2016年底)


11

勤奋九队宅河

浦东

劣Ⅴ类

Ⅴ类(2016年底)


12

祝家浜

浦东

劣Ⅴ类

Ⅳ类


13

庄家沟

浦东

劣Ⅴ类

劣Ⅴ类

14

后沙泾

嘉定

劣Ⅴ类

劣Ⅴ类

15

横四河

青浦

劣Ⅴ类

劣Ⅴ类(2016年底)


16

新泾河

青浦

劣Ⅴ类

Ⅴ类(2016年底)


17

杨巷港

青浦

劣Ⅴ类

劣Ⅴ类

18

姚河浜

青浦

劣Ⅴ类

劣Ⅴ类


19

汇北河

奉贤

劣Ⅴ类

劣Ⅴ类(2016年底)


20

青村港

奉贤

劣Ⅴ类

劣Ⅴ类


21

穿心河

金山

劣Ⅴ类

劣Ⅴ类


22

界山港

金山

劣Ⅴ类

劣Ⅴ类


23

下横泾河

金山




主办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
单位地址:南昌路57号3号楼3307室
电话:021-63233165(信息公示)021-64756391(其他事项) 邮编:200003
电邮:shanghaisses@126.com(信息公示)shanghaissese@126.com(其他事项)